数字赋能 ,让教育有“智”更有“质”_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抢抓数字化机遇 ,以智慧校园建设促进数据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数字赋能 ,让教育有“智”更有“质”

数字赋能,让教育有“智”更有“质”_

刚刚过去的九月 ,暑热逐渐散去 ,多了些天朗气爽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也迎来新生开学季 ,icmarket外汇平台一群崭新的面孔从五湖四海而来,满怀期待步入校园 。

然而,记者近日来到该校发现,相较于旧有的新生开学热闹场面 ,偌大校园里除了各种迎新装饰和文体活动外,却不见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排队的队伍 。

“这都得益于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带来的便捷。”该校数据技术中心主管人对记者的疑惑道出答案。“院校按照‘十四五’智慧校园建设推动规划 ,搭建了迎新平台,与招生 、ic外汇平台官网登录学工  、教学、财务  、宿舍等平台实现数据互通。”据该主管人介绍 ,迎新平台为新生供给具体的数据查询画面 ,除专业 、班级、学院等基本数据外,还可查询到辅导员 、班主任的联系方法 、报到须知等有关数据 ,让学子来校报到更方便快捷。

“在来校报到前夕  ,根据学长的提示 ,我在新生平台上进行了数据采集和网上报到办理,提早了解报到流程以及宿舍有关数据。在报到当天 ,同迎新志愿者核对个人数据之后 ,很快便完成入学报到并且拿到了‘一卡通’ ,接着去宿舍大厅激活,整个流程基本上没有排队,十分合理有序  。”来自该校2024级传策1班的ECMarkets外汇杨佳瑶同学给出了迎新平台的利用体验 。

一个数字资料便可让新生入学这个复杂、繁琐的工程变得轻松便捷,可谓技术感满满。但该校数据技术中心工作人员鲍畅告诉记者 ,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数字的美妙邂逅无处不在 。

记者在鲍畅带领下,来到该校智慧校园综合指挥中心。22平方米的可视化大屏首先映入眼帘,只见大屏上新生实时报到人数 、智慧校园门户等各类数据数据实时滚动。“指挥中心整体接入了校内音影片资源 、安防消防、节能节水、明厨亮灶、智慧教室 、数据中心机房、教学运维以及校内在用主要业务平台等各类资源 ,可实现‘一屏识院校 、一网管校园’。”该校数据技术中心主管人告诉记者 :“院校作为2024年第十届世界青年(U18)女子手球锦标赛分赛场之一,比赛期间,通过智慧校园综合指挥中心对参赛队伍 、观众等进行调度 ,确保运动员及观众有序入场  、退场,获得参赛队伍和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

党的二十大第一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倡导“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大国” 。如今,随着数据技术的飞速推动 ,如何提高教育的“新质生产力”,让数据赋能教育守正创新,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关键课题。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对照教育部职业教育数据化标杆院校监测指标要求 ,积极探索智慧校园建设。XM外汇平台”该校有关主管人告诉记者,面对教育变革的新浪潮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让数字技术为整体育人服务上有着自己的方法路径。

该校围绕“双高校”建设和职教本科创建等推动方向 ,研究制定“十四五”智慧校园建设推动规划  ,聚焦网络、数据中心 、保养平台  、智慧校园门户 、软件平台等五方面,构建智慧校园“四梁八柱”,不断促进数据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 ,首先不可或缺的是高速 、平稳的网络。它如同教育的血管,连接着校园的每一角落 ,确保数据的流畅流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搭建高速畅通  、可管可控的校园网络,建成万兆双链路主干网,有线和无线网络校园涵盖率达100%,IPv4/IPv6双栈网络全涵盖 ,实现“万兆骨干、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形成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生态。

校内门户网站是校内数据发布的主阵地 、广大师生办事的主界面 、运维人员网上办公的主平台 。为提高全校师生利用体验 ,该校连续完善“一站式”智慧校园网门户 ,变“进多站、跑多网”到“进一站、跑一网” ,由原有“线下跑”变为“网上办”。据介绍,自2023年2月智慧校园门户启用以来,截至2024年9月,已累计办理事项11.2万余项,访问人次达128.5万余次 ,发送微信、短信提醒16万余次;其中,公文办理最短时间为0.55小时,个别办理事项审查达到秒级,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最多跑一次 、甚至不跑路”。

不仅如此 ,智慧校园的软件 ,还体现在智慧设施和智慧服务方面。该校整体推动教育教学设施替换 ,目前已建成常态化智慧教室30余间、研讨型智慧教室6间、各类实训实验室140余间 ,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打造智慧化无感通行校园 ,整体实行第三代社保卡取代旧有校园卡,通过人脸识别、二维码  、虚拟卡等方法,满足校园门禁、图书馆、宿舍 、门锁等多场景校园支付和资料识别生态 ,整体实现“一卡通用 、一码通校 、资料识别 、畅游校园”  。

“经过多年建设 ,目前已构建以智慧教学 、智慧办公、智慧治理 、智慧学工、智慧服务为核心的智慧软件体系,建成教育教学平台 、智慧学工平台  、第二课堂平台、招生测验平台 、一表通服务平台等软件,促进教育教学和运维服务提质替换  。”该校数据技术中心主管人介绍道。

本文地址:https://guangyuan.bdvapeus.com/html/47f799945.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目已做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