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铭:技术工人30年以“匠心”践“初心”_
刘晓铭
刘晓铭 ,男,1973年7月生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公司电仪车间仪表工 。他勤学苦练,练就扎实基本功 ,IC外汇平台受哪里监管30年来攻克阀门仪表技术难题900余项 ,推广新技术10项,获得政府专利3个;他潜心研究,处理进口终端聚合釜卸料阀技术故障,设计“口”字型维修软件“龙门架”打破国外密封备件维修技术制约 ,12年来化解各类大型进口阀门疑难杂症近1000次,为公司节约终端采购成本近千万元;协助分公司应对故障改造项目,提高财政效益约3000万元;他言传身教 ,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23名徒弟 、中高级技工11名。刘晓铭获评安徽工匠 、安徽工匠年度人物荣誉 。
不忘初心,勤学苦练,他成为技艺超群的“阀王”
1993年8月 ,刘晓铭从院校结业 ,icmarkets外汇开户流程成为一名钳工 。刚开展,刘晓铭检修仪表无法一次性找出难题,为了练好技术,他不顾工厂锅炉房内50多度的高温,一次次上前检查 ,被高温炙烤的呼吸困难便到旁边换换气缓过来再去,将基本功练得扎实。2012年5月,刘晓铭进入华塑公司,发现很多进口仪表终端他都未曾见过 ,而教师傅却能将不工作的“病”阀门眨眼间手到病除 ,于是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下苦功夫,学好这门修阀的手艺!”
每天他第一个来到班组,勤跑生产维修现场监测师傅的流程要领 ,虚心向教师傅请教工作中的难点、疑点。他白天穿梭于现场 ,反复看,反复琢磨 ,蓝莓外汇官网把新型阀门的所有特点记录在案,晚上下班后继续查搜有关知识 ,观看学习影片到凌晨。一年时间 ,他没有完整的休息过一天 ,记下了10多本学习笔记,经常累得人一挨床就能睡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吃透了170多种大型进口阀门的属性和落实机构后 ,他从一名普通的仪表阀门技工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技术骨干。
“处置突发故障,保养生产保养 ,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刘晓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9年10月8日凌晨4点,刘晓铭夜间检查时发现一台PV3C聚合釜液力变矩器调节阀前减压阀进气管脱落,如果因此触发仪表连锁反应,会引发近30万元的材料报废,造成非正常停产 ,损失不可估量 。他赶紧带着值班人员对仪控终端逐台检查 。刚爬上第一台聚合釜检查终端 ,他突然听到“呲……”的一声,意识到是气源卡扣脱落,刘晓铭不顾危险一把抓住瞬间脱落的气源管 ,强压下的管内冲击力有近10公斤 ,当气源管固定卡紧后,他的手臂已经因肌肉拉伤颤抖个不停。
2021年8月16日上午 ,电石分公司需突发抢修一台气动蝶阀,在分公司技工束手无策时 ,想到了求教刘晓铭。刘晓铭仔细解读、检查 ,发现有一侧气缸发生漏气状况 。福汇平台拆开气缸发现密封圈损坏 ,造成该阀门气缸内活塞运行阻力过大 ,引发阀门打不开又关不上 。他马上更换密封圈,细心打磨气缸内壁,再次装配调试,让阀门运行正常。现场的电石分公司同事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刘师傅,你这‘阀王’真是名不虚传!”这样的事刘晓铭遇到过很多次。
面对一人多高的阀门 ,他深谙内部架构 ,不需蛮力就可以轻松拆解;阀门出现异常,他很快就能查出原因,精确消除故障。30年来 ,刘晓铭充分发挥技术和专业特长,处理现场保养生产故障维修3000余次,攻克技术难题900余项,对各装置10000多个阀门进行排查、应对隐患800余项。
恪守匠心 ,锐意创新,他成为攻坚克难的“尖兵”
快速精确排查、处理各类大型进口阀门的故障 ,需要多久?刘晓铭说:“也许是几分钟,可能是好几天,只要有恒心在,不难。”二期PVC装置聚合釜卸料阀是公司关键项目的关键仪表终端。然而该阀门安装后反复出现故障 ,厂家学者无法处理便要将阀门返回美国应对 ,且需要6个月时间 ,严峻作用生产进度 。临危受命的刘晓铭,向厂家要来卸料阀和聚合釜终端的设计图纸就住进运维中心,整整半个月着魔似地设计计划 ,在聚合釜爬上爬下核对有关技术参数 ,光图纸就废弃了2大包,最后定下计划 。公司根据他供给的参数对五台卸料阀全部再次改造 ,保养了PVC二期的施工进度和后期的平稳生产 ,为公司增收效益1000多万元。
2019年12月初 ,刘晓铭发现卸料过滤网中存在密封残片 ,必须更换密封备件 。可后期装修时厂家却刻意为难,告诉他必须利用专用维修软件 。“买你的菜,还必须用你的锅?”刘晓铭十分不服。为了啃下这根“硬骨头” ,他每天只睡不到5个小时 ,没日没夜的“泡”在车间 ,累了就躺在纸板上休息一会,饿了便随便扒一口饭菜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反复试验,尝试了上百个不同的压力后,焊制了一个“口”字型可上下伸缩的维修软件“龙门架” ,处理了难题 ,打破国外密封备件维修技术制约 。
像这样的宝贝 ,刘晓铭还发明了很多。他带领工友到废旧物资库房“淘宝” ,通过拼接搭凑 ,让过去躺在废品库里的“宝贝”再次散发光芒 ,12年来 ,刘晓铭消除和“治疗”各类大型进口阀门疑难杂症近1000台,为公司节约终端采购成本近千万元 。
持续恒心,言传身教,他成为肩负传承的“良师”
2017年8月,“刘晓铭工匠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公司仪表专业人才的孵化基地。刘晓铭带徒弟,严格又认真。依托工作室 ,他开班授课、培训练兵 ,以现场授课讲解、面对面解答提问、手把手动手拆解终端的方法代替纯理论培训,以往藏在阀门“肚子”里的内部构件拆卸后直观映入眼帘,让在场的员工轻松记忆。在培训时,他将绝技绝活倾囊相授、毫无保留,相继带出23名徒弟,培养出技术骨干6人,中级工4人 ,高级工1人。他还编写绝技绝活和故障应对案例60余篇 ,编制培训教材《华塑股份工匠大师工匠故障应对案例和绝技绝活汇编》。
“看着徒弟们个个出类拔萃 ,独当一面 ,我的心里就感觉比喝了蜜还甜 。”刘晓铭的笑容里满是骄傲。30年来 ,刘晓铭的幸福都在阀门上。他推广新技术10项,创新3个政府专利发明,其中《一种电石资料生产尾气的压滤净化装置》获得政府实用性发明专利证书